8月12至13日,汽標委電動車輛分標委在深圳組織召開2020年標準審查會,其中由北汽新能源、蔚來、中汽中心等單位牽頭起草的GB/T 《電動汽車換電安全要求》推薦性國家標準通過了審查,標準的制定將為換電電動車行業的健康安全發展提供指導。審查會由中汽中心總工程師劉桂彬主持,北汽新能源工程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藍谷智慧(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玉軍做主旨發言。
有標可依 國家標準助力行業健康發展
目前,換電車輛在市場上的推廣應用已初具規模,政策、產業和資本對換電行業給予了高度關注,面對行業提速發展的新機遇及安全監管需求,有必要對換電車輛所特有的安全問題進行研究、識別及規范。
李玉軍作為北汽新能源工程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對換電模式的研究與發展長期關注,在主旨發言中表示:“換電車輛安全是用戶關注的焦點,也是換電電動車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保障,換電安全國家標準的制定適逢其時,對新能源汽車行業及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按照GB/T 《電動汽車換電安全要求》標準從整體到局部進行系統考量,將整車、換電系統、換電電池包、換電機構、換電接口等關鍵要素作為研究對象,充分分析換電過程及車輛行駛過程中潛在的失效模式,確定換電車輛的一般安全要求、整車安全要求及系統部件安全要求,并提出相應的試驗檢測方法。針對換電操作次數,通過分析卡扣式連接及螺栓式連接的技術方案差異、車輛實際運行場景及運行數據,分別提出5000次(卡扣式)及1500次(螺栓式)的最低換電次數要求,確保用戶在車輛的設計使用壽命內進行換電時安全可靠有效。
目前,在實際的應用場景中,公共充電設施太少、充電時間過長、缺乏充電條件、頻繁充電等“充電難”問題,依然是導致消費者沒有考慮或考慮過但沒購買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原因。而換電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些問題。三分鐘的換電時間,未來即將實現一分鐘以內完成,便利性相對于充電模式有著明顯的優勢。而且,電池的共享,營運車輛和乘用車共享電池,能實現更好的經濟效益;對電池的統一管理,集中慢充,有利于提高電池使用壽命,保障充電安全;還能削峰填谷,利于電網平穩運行。此次國家標準通過審查,將進一步實現行業的規范性,帶動換電模式的發展,也為消費者選擇新能源汽車的動力增添砝碼。